Waking Dreams
喚醒夢想
這個世界,需要有行動力的夢想家。
經(jīng)歷了漫長的沉寂,當時間失去錨點,
我們在睡與醒之間漂泊……
現(xiàn)在,是時候再次開始想象了!
三年來,一千多個被壓抑的希望和欲望,
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心頭縈繞,
是時候在黑石沙漠深處迸發(fā)而出!
這是一個實現(xiàn)夢想的火人節(jié)

自新冠以來,原本一年一度的“火人節(jié)”被迫暫停,直至今年,它終于重返美國內(nèi)華達州黑石沙漠。
每年8月底9月初,全球近十萬人奔赴沙漠腹地,進行一場烏托邦的集體狂歡。今年,主辦方以“喚醒夢想 Waking Dreams”為主題,再次召喚人們。
官網(wǎng)直言:讓“夢想”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,一種令人大開眼界、超越現(xiàn)實、甚至改變未來的變革之力!

https://www.meg-ctheworld.com ? Megan
01/ 燃燒吧!八日烏托邦
靈魂自由的追夢人
火人節(jié)起源于藝術家的小眾聚會,經(jīng)過這么多年的發(fā)展,如今成為近10萬人的狂歡。從最初嬉皮文化盛行下的產(chǎn)物到今天越來越多地走進主流文化的視野,從最初年輕人和藝術家的狂歡聚會成為現(xiàn)在所有人都可以去游玩的盛會,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議題。
Black! Asé ?Erin Douglas | Black Burner Project
建筑師、藝術家、靈性追尋者、電影人、旅行家以及創(chuàng)新者……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內(nèi)華達州黑石沙漠。這是一場盛宴,大家自發(fā)搭建一座城,卻只留存8天,活動結(jié)尾,一場大火燒毀一切,不留痕跡,年復一年。

? Jane Hu

? Mark Fromson

? Otavio Apovian

?Susan Becker

左圖:2022火人節(jié)最后一天,第一個燃起的火堆
右圖:令人難忘的火人節(jié)結(jié)尾
https://www.meg-ctheworld.com ? Megan
“火焰猛地燃燒起來,如同突如其來的第二個太陽降落在地球上。那一刻,它讓我們都震住了。”

? 搜狐

Martin Taylor作品 Seed of Dreams
? ml_docphotography and george.krieger(INS)
據(jù)悉,今年的票價是$575/人,3月份已經(jīng)開始注冊和出售。
02/ 大B哥也回歸了!
眾多建筑師與藝術家獻上裝置藝術

2022火人節(jié) 黑石城 8.28-9.5
? The Daily Overview
2022年火人節(jié)的裝置,都很注重綠色環(huán)保,側(cè)重于可重復使用的材料,包括從海洋中回收塑料瓶制作發(fā)光雕塑。許多裝置還考慮到人們在沙漠中的遮陽需求,十分貼心。
The SKUM Thundercloud / 泡沫雷云

2022火人節(jié) Bjarke Ingels 和 Jakob Lange作品:The SKUM Thundercloud
? Jane Hu
BIG創(chuàng)始人、明星建筑師Bjarke Ingels 和 Jakob Lange 經(jīng)常參與火人節(jié)。今年,他們?yōu)槿藗冊O計了一個球狀裝置。
skum的意思是泡沫,Thundercloud指整體造型如同“雷云”,裝置由用于建造熱氣球的充氣材料制成。
白天,這個裝置為人們提供一片陰涼,到了晚上,裝置外圍有聲音時,其內(nèi)部會被“閃電”照亮,當周邊恢復安靜時,“閃電”則會停止。

2018火人節(jié) Bjarke Ingels and Jakob Lange
作品 :THE ORB
一個大型鏡面反射球體
Photo: Courtesy of THE ORB

? BIG
Catharsis / 凈化

2022火人節(jié) 法國建筑師Arthur Mamou-Man作品:Catharsis
? Jamen Percy
法國建筑師Arthur Mamou-Man為人們的無限夢想制造了該裝置,它以激進的包容和自我表達精神,歡迎所有訪客和藝術家。
它既是火人節(jié)上的露天劇場,又是一座巡回博物館,火人節(jié)后,它將在其他城市重新組裝展覽。

2018 火人節(jié) 法國建筑師Arthur Mamou-Man作品:
曼陀羅之花 Galaxia
?Burning Man Journal

2018火人節(jié) 曼陀羅之花 Galaxia 由三維參數(shù)化軟件設計,20個木制桁架組成,呈螺旋狀向中心點延伸,直指天空
?Burning Man Journal
The Museum of No Spectators/無訪客博物館

2022火人節(jié) The Museum of No Spectators?DOWNTOWN/Tomek Miksa

裝置內(nèi)部視角 ?DOWNTOWN/Tomek Miksa
建筑師John Marx和藝術家J Abinthia Vermut設計了一個 “無訪客博物館”的露天藝術畫廊,旨在挑戰(zhàn)設計師所認為的畫廊“精英主義”。
該畫廊由鋁板、鋼架構(gòu)成,參觀者可隨心所欲地從墻上取走或留下藝術品。Marx將該結(jié)構(gòu)描述為 "具有非尋常形狀的畫廊建筑,看起來部分是機器,部分是生物,部分是抽象和超現(xiàn)實主義的形式"。

2019火人節(jié) 建筑師John Marx作品:Andromeda Reimagined
重塑仙女座,對希臘神話中的仙女星座進行了重新詮釋,表達對女性英雄的尊重與敬意
?John Marx

2019火人節(jié) Andromeda Reimagined/重塑仙女座
?John Marx
Paradisium / 傘狀樹叢

2022火人節(jié) Dave Keane & Folly Builders作品: Paradisium? Jane Hu
Dave Keane 和 Folly Builders 今年作品名為Paradisium,這是一片從灰燼中重生的樹叢。材質(zhì)是藝術家從海灣地區(qū)收集而來的再生木材。

? scott.london.
三種尺寸,共27顆大小不一的樹,被裝飾上復雜的幾何圖案,在距離地面12英尺處形成樹冠。
2019火人節(jié) Dave Keane 作品:A Fine Folly/精致的愚昧
? Dave Keane
03/ 2022火人節(jié)更多精彩
令人眼花繚亂的藝術佳作

? Noelle Salmi
↑ 雕塑家Marco Cochrane:
Gaia/蓋亞
該雕塑的靈感來自于母親與養(yǎng)育的能量、愛和聯(lián)系,以及當我們?yōu)檎疹櫛舜恕⒈Wo星球而采取行動時感受到的快樂,會將我們連成一體。
? Remy Hii
↑ 藝術家 Steven Brummond:
Project Carillon/卡里昂項目
藝術家使用回收的膠合板建造了這座48英尺高的鐘樓。面板被排列成魚骨的樣子。這種模式也可以過濾光線,使塔從里到外發(fā)光。參與者能夠爬上塔樓,與一組連接著99個鐘的繩索互動。
? Noelle Salmi
↑ 藝術家 David Oliver :
Petaled Portal/花瓣門
花瓣門也許象征著我們有意識的思想和夢想之間的通道。它是如此令人驚嘆,美麗的彩色玻璃拼成令人著迷的圖案。
?janeshamaeva.
↑ 藝術家Serge Beaulieu和Yelena Filipchuk:
Point of View/觀點
這是一個大型裝置作品,呈現(xiàn)光線和幾何圖形,靈感來自Yelena的出生地——烏克蘭的民間藝術和刺繡圖案。藝術家希望體現(xiàn)出烏克蘭的美麗和精神。
? Noelle Salmi
↑ 藝術家NiNo:
ATABEY/淡水女神
ATABEY是塔伊諾人的最高女神,被崇拜為淡水之神,代表大地之靈,神圣的母親。波多黎各藝術家NiNo選擇用一條魚浮出水面來紀念ATABEY的象征意義,希望人們多關注地球現(xiàn)狀以及尊重水和土地。
?Matt Emmi/Studio Jen Lewin
↑ 藝術家Jen Lewin:
The Last Ocean/最后的海洋
Jen Lewin通過《最后的海洋》探討了海洋中的塑料污染、全球變暖和自然資源減少的危機。該裝置由300多個海洋回收塑料制成,“小熊”(Ursa Minor)是一個大型的北極熊雕塑,俯瞰著巨大的冰場斷裂。
? IG follow @mcconnellstudios
↑ 雕塑家&設計師 Matt McConnell:
Evolution Field /進化場
這是一面15英尺高x50英尺長的三層摩爾紋墻,將色彩和光線融合一體,讓人聯(lián)想到星系。最輕微的視角變化創(chuàng)造了形式上的演變,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,尤其是晚上。三個層次創(chuàng)造出到訪者可以走過的山谷。這件作品是為了反思分層能量和關系的復雜性,它只在最輕微的變化下發(fā)生轉(zhuǎn)變。
?Jane Hu
↑ 藝術家Jules 、David Nelson-Gal:
Unbound/無界
這是一個沙漠中的羅馬式結(jié)構(gòu)圖書館,3,000多本書籍被解構(gòu)和裝框,共同創(chuàng)建它。作為 "人類思想的殿堂,被時間、空間和能量所改變"。人們走進三個房間內(nèi)部,能清晰的看到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及暴露著的天花板,此外,還有燭臺、書頁做成的臺燈、桌子也在里面。
? Marcus Vinicius De Paula
↑ 藝術家Marcus Vinicius De Paula:
Titan/泰坦
兩塊巨大的津巴布韋黑色花崗巖(總重達2000磅),很容易讓人聯(lián)想到希臘神話中的古老神族。藝術家稱這花崗巖的歷史可追溯至5億年前。這件作品位于沙漠的最深處,遠離營地,也沒有被列入藝術節(jié)地圖,具有冒險精神的人才能抵達并仰望它們。
? Aaron Muszalski
↑ the Burning Man Project:
The 2022 Effigy/2022火人
每年的火人節(jié),必備一個“火人”。年年設計都不同,節(jié)日的最后一天,這一大型的人體雕塑亦會在熊熊烈火中涅槃永生。今年的設計來自中國文學中的一個夢境,創(chuàng)意團隊將這巨大的雕塑放在了一個如同寺廟般的基座上。
04/ 火焰中產(chǎn)生連接
終身難忘的經(jīng)歷

? Amber Skelley

? Polaris
火人節(jié)的意義大于一場狂歡,它創(chuàng)造了社區(qū),將每個人潛在的創(chuàng)造能力挖掘出來,并投入社區(qū)之中,參與到更大的公民生活領域去。讓個體與社會,與更廣闊的自然界、世界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? Mark Fromson

? 火人節(jié)官網(wǎng) https://burningman.org
主辦方相信,"火人節(jié)”的經(jīng)歷可以在世界范圍內(nèi)推動積極的精神變化。活動本身就是一項具有包容性的活動,對任何人都散發(fā)著魅力和吸引力。
在我們的文化中,價值的試金石將永遠是直接的:經(jīng)驗先于理論,道德關系先于政治,生存先于服務,角色先于工作,支持先于贊助。在奉獻中,我們彼此之間的責任顯現(xiàn),連接產(chǎn)生。

? KRNV Reno
在這個被社交媒體和大數(shù)據(jù)廣告的喧囂之聲包圍的世界里,很多人很難觸達內(nèi)心,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很難找到、聽到那個在“控制”之外的真正聲音,甚至是有意識地去做自主思考。
如果有人從“火人節(jié)”回來,你問他哪些方面發(fā)生了變化?也許有人改變了職業(yè),也許有人搬了家,也許有人結(jié)束了一段關系。也有人回到家里,拿出尚未讀完的一本書撣去灰塵,有人重新拿起樂器,或開始了藝術創(chuàng)作……沒有來過的人,也許不會明白。
作者|Kin
專欄編輯|Yihan
發(fā)文編輯|Dipo
審核編輯|Linqi
版權?建道筑格ArchiDogs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media@archidogs.com
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,請聯(lián)系media@archidogs.com,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。
https://burningman.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