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塊原規劃為高密度的高層寫字樓,結合人文需求、市場環境與周邊肌理,設計團隊聯合業主與規劃部門進行多輪協商,最終將建筑高度控制在七層以內。這一轉變不僅回應了設計團隊對建筑新愿景的關注,也使項目在城市中呈現出更溫和的存在方式。同時,園區通過品牌自營的咖啡廳、餐飲與文化空間融入街區日常,構筑一處服務企業內部、同時對鄰里開放的共享型社區場所。


高度分析?milanesi | paiusco
結構與材料的可持續表達
更為溫和的體量策略之外,設計也在建造層面回應自然:摒棄裝飾性的表象,回歸材料本身的邏輯。
項目核心材料——清水混凝土曾因結構理性與建造效率而廣受推崇,如今卻常陷于“高級感”與“不可持續”的兩種誤讀之間。


?milanesi | paiusco
但這種簡單的二元對立的觀點是否準確?背后存在的問題是否被單純化?本設計以建筑技術與材料創新為路徑,為清水混凝土的價值潛力和適用性評估提供了新的思路:
項目以混凝土結構為切入點,將其作為空間組織與建筑表達的共同基礎。通過對承重構件的精細調整,混凝土總用量減少約30%,整體結構更為輕盈高效。同時,設計打破傳統柱網體系,釋放出完整、通透的辦公平面,提升空間的靈活性,為未來多樣化的使用需求預留可能。

?milanesi | paiusco
為降低環境影響,設計采用低熟料水泥,并用工業回收副產品替代其中約30%的水泥含量,在保持結構性能的同時有效降低碳排放。
建造層面,項目采用更具現實性的混合建造策略。主體結構沿用中國建筑行業成熟的現澆混凝土體系,確保施工的可控性與精度;外立面則采用預制裝配系統,以模塊化方式降低現場澆筑與人工強度,提升整體建造效率。模塊化與現澆體系的結合,不僅強化了施工控制,也使結構的真實質感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與呈現。
結語
設計不僅在技術上尋求突破,更回應了人們對自然與情感共鳴空間的渴望。通過結構優化、循環材料與混合建造技術的協同,項目打破結構與立面的邊界,清水混凝土被賦予新的可能,讓結構語言回歸其原始的力量。
建筑尚未完結,但品牌的情緒與價值,已在這片曾經的綠地上悄然生根。它傳遞的,不是某種裝飾性的姿態,而是在高密度城市中保留的開放尺度與自然氣息,以及可被感知的自然與真實。
項目信息
項目名稱:黯涉總部園區
項目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
項目業主:杭州黯涉品牌管理集團有限公司
設計時間:2024年-2025年
預計完工時間:2027年
占地面積:14,470平方米
建筑面積:34,672平方米
建筑丨室內設計:milanesi | paiusco
景觀設計:張唐景觀
主創設計師:Claudio Milanesi、Diego Paiusco
建筑設計團隊:李哲楨、李文魁、安昊南、李星語、劉達成
項目&設計管理:milanesi | paiusco